白酒股,离春天或许不远了?
在资本的舞台上,有些公司曾是聚光灯下的主角,风光无限,被奉为“神坛上的王者”。可几年过去,光环褪去,人们开始称它们为“老登股”——既老且“登”(谐音“灯”),仿佛一盏即将熄灭的老灯。这类股票往往有两个共同点:一是曾经辉煌到被顶礼膜拜,二是如今已跟不上时代的节拍,业绩疲软,增长乏力。
白酒行业,正是这一群体的典型代表。曾几何时,白酒是A股的“信仰资产”,机构重仓、散户追捧,茅台被尊为“股王”,其他行业龙头哪怕再强,也只能被称为“某某茅”。那时的白酒,不仅是消费品,更像是金融硬通货,价格越炒越高,市值一路狂飙。
可短短三四年,风云突变。曾经的“YYDS”如今步履蹒跚。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已是公开的秘密,终端动销疲软,价格倒挂频现。今年半年报显示,一线品牌尚能勉强稳住阵脚:茅台、微增,汾酒、泸州老窖勉强持平;但二线品牌的日子就难看了,营收下滑、利润缩水,甚至有企业开始“另谋出路”。

更严峻的是消费环境的变化。证券最新研报指出,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,白酒动销同比下滑约15%至20%。报告直言,三季度是全年压力最大的阶段——竞争白热化,限酒令余波未平,市场信心持续承压。曾经“越跌越买”的豪言,如今听来竟有些悲壮。
然而,有趣的是,尽管白酒股被频频唱衰,资金却在悄然回流。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:酒类ETF的流通份额正节节攀升。截至节前,已飙升至344.68亿份,相较5月底的185亿份,近乎翻倍。这意味着,即便被嘲笑为“守旧派”,仍有一大批投资者用真金白银为“老登”投票。

反观另一边,曾经风光无限的科技新贵们,虽股价屡创新高,但“拉高出货”的迹象已现端倪。部分芯片股在暴涨后遭遇主力资金撤离,散户接盘现象明显。市场的天平,似乎正在微妙地倾斜。
那么问题来了:这些以白酒股为代表的“老登股”的春天,还有多远?
其实,“老”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“停滞”。像宁德时代,虽也曾经历深度回调,但凭借持续强劲的业绩和技术创新,股价早已重返2021年高点,没人会称它为“老登”。可白酒不同,大多数品牌股价仍在高点腰斩徘徊,增长逻辑遭遇根本性质疑。
但也要看到,白酒的基本盘并未完全崩塌。高端酒仍具收藏与社交属性,品牌护城河深厚,现金流充沛,分红稳定。短期承压不等于长期消亡。真正的转机,或许在于能否在消费降级与年轻化趋势中找到新出路——比如布局低度酒、果酒、即饮场景,或是通过数字化营销唤醒新生代共鸣。
老登股的未来,不在于重回神坛,而在于能否完成一次“中年逆袭”。市场从不缺少热点,但真正能穿越周期的,往往是那些能在沉寂中积蓄力量、在质疑中悄然转身的“老将”。
风险提示:文中的看法仅供交流,不构成你的投资建议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谢谢点赞、转发与收藏,祝您收益长虹!
上一篇:2004年,肯尼亚少女写信给中国大使:祖上是郑和水手,想来中国
下一篇:没有了